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潮流 > > 
国联股份(603613)净利润高增延续,产业数字化机遇下动能强劲
来源: 国联股份","title":"国联股份(603613)净利润高增延续,产业数字化机遇下动能强劲","newslogo":"","newsid":"18711827c4ac42c1bcbc3f78b0848197","tagname":"","fromkmcinnerid":"","fromkmcurl":"","followcount":0,"seosubject":"国联股份(603613)净利润高增延续,产业数字化机遇下动能强劲","newscontent":"  事件:2023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共实现营收402.69亿元,同比增长8.16%;实现归母净利润11.26亿元,同比增长94.63%。2023年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131.56亿元,同比增长8.39%;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65.02%。  记账方式调整突出“服务商”属性,净利润维持高速增长。2022年,公司共实现自营交易额合计739.6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接近翻倍,其中总额法\/净额法对应的自营交易额分别为396.92\/342.72亿元,分别确认收入396.92\/5.77亿元。2022年起,出于审慎性原则,公司将部分营业收入调整为净额法确认,仅影响收入端的统计口径,其余财务指标均不受影响。比起确认口径调整带来的营收增速扰动,交易规模的增长以及产业数字化的战略落地是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根本所在,公司自营交易规模的接近翻倍增长更值得关注,且记账方式的调整更贴近公司服务商的定位。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维持韧性增长,净利润高增延续。随公司以“平台、科技、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业务规模扩张叠加服务价值提升,公司业绩增长有望继续保持。  现金流大幅改善,与平台能力拓展有望互为促进。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3.71亿元,同比增长405.54%,重回上升趋势。同行业来看,公司各项周转率水平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运营能力优秀。基于商品交易平台不断提升的交易规模以及影响力,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提高,而上游给予平台的信用账期增加,且可更多使用承兑汇票支付;与此同时,下游交易周转的加快也使得平台回款速度加快。随公司平台服务能力的不断拓展,造血能力仍有提升空间,而充裕的现金流也是公司推动构建平台多元化服务体系、实现数字科技内外赋能等战略举措的有力保障,公司平台能力与造血能力有望形成互为促进的发展格局。  强研发提高平台服务能力,抢占产业数字化先机。2022年全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33亿元,同比增长98.86%,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速为67.79%;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重为27.17%。作为产业数字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产业电商正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期,通过产业电商融合数字技术实现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效率提升将是未来以公司为代表的产业电商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依托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国联云数字科技技术服务体系及大数据服务体系的研发和建设,除集团内部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完善优化外,面向企业和产业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以及基于垂直产业大数据服务体系的开发也是公司的重点推进项,持续完善面向客户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公司还将通过自主研发体系及第三方合作研发体系的不断构建实现自身研发能力的提升,并积极推进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服务能力,在赋能产业数字化的行业大趋势下占得市场先机。  风险提示:  技术及产品迭代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恶化风险。","praisecount":0,"seodesp":"强研发提高平台服务能力,抢占产业数字化先机。2022年全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33亿元,同比增长98.86%,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速为67.79%;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重为27.17%。","newsdate":"20230517135722      时间:2023-05-17 14:25:07


(相关资料图)

事件:2023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共实现营收402.69亿元,同比增长8.16%;实现归母净利润11.26亿元,同比增长94.63%。2023年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131.56亿元,同比增长8.39%;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65.02%。

记账方式调整突出“服务商”属性,净利润维持高速增长。2022年,公司共实现自营交易额合计739.6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接近翻倍,其中总额法/净额法对应的自营交易额分别为396.92/342.72亿元,分别确认收入396.92/5.77亿元。2022年起,出于审慎性原则,公司将部分营业收入调整为净额法确认,仅影响收入端的统计口径,其余财务指标均不受影响。比起确认口径调整带来的营收增速扰动,交易规模的增长以及产业数字化的战略落地是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根本所在,公司自营交易规模的接近翻倍增长更值得关注,且记账方式的调整更贴近公司服务商的定位。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维持韧性增长,净利润高增延续。随公司以“平台、科技、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业务规模扩张叠加服务价值提升,公司业绩增长有望继续保持。

现金流大幅改善,与平台能力拓展有望互为促进。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3.71亿元,同比增长405.54%,重回上升趋势。同行业来看,公司各项周转率水平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运营能力优秀。基于商品交易平台不断提升的交易规模以及影响力,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提高,而上游给予平台的信用账期增加,且可更多使用承兑汇票支付;与此同时,下游交易周转的加快也使得平台回款速度加快。随公司平台服务能力的不断拓展,造血能力仍有提升空间,而充裕的现金流也是公司推动构建平台多元化服务体系、实现数字科技内外赋能等战略举措的有力保障,公司平台能力与造血能力有望形成互为促进的发展格局。

强研发提高平台服务能力,抢占产业数字化先机。2022年全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33亿元,同比增长98.86%,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速为67.79%;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重为27.17%。作为产业数字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产业电商正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期,通过产业电商融合数字技术实现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效率提升将是未来以公司为代表的产业电商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依托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国联云数字科技技术服务体系及大数据服务体系的研发和建设,除集团内部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完善优化外,面向企业和产业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以及基于垂直产业大数据服务体系的开发也是公司的重点推进项,持续完善面向客户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公司还将通过自主研发体系及第三方合作研发体系的不断构建实现自身研发能力的提升,并积极推进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服务能力,在赋能产业数字化的行业大趋势下占得市场先机。

风险提示:

技术及产品迭代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恶化风险。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