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潮流 > > 
燕之屋启动第四次上市计划 靠营销驱动能否助推长期增长
来源: 证券日报网      时间:2023-06-14 19:49:53

三次谋求上市未果的燕之屋,将目光最终锁定在港交所。6月12日晚间,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之屋”)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对于赴港上市,燕之屋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整体A股审批程序持续存在不确定性,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计划及在港上市可为公司提供获取境外资本的国际平台,公司决定寻求港股IPO。


(相关资料图)

四度申请上市

据了解,这已经是燕之屋第四次闯关IPO。早在2011年,燕之屋谋求港交所上市,但当年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的“毒血燕”事件爆发,国内一度叫停所有海外燕窝的产品进口,燕之屋被迫终止了上市计划。2021年燕之屋再次冲刺港股上市,但依旧无果,随后在同年底转战A股,于12月16日正式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但递交上市申请后,2022年4月份,证监会便针对燕之屋提交的招股书发布了《燕之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披露了对燕之屋多达24页的57个质疑。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是否用大量广告营销支撑业绩”“关联交易是否公允”等情况。面临多个敏感性问题,燕之屋并未全面回应证监会提出的全部问题。最终,在上会的前夜,9月21日,燕之屋主动撤回了IPO申报材料。

“燕之屋上市一波三折主要原因是因为燕之屋重营销轻研发,进而导致最终基础不牢固。”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燕之屋利润率不高,且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诟病,这也严重拖累了整个利润的增长。

如今燕之屋却选择在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燕之屋称,拟将此次港股IPO募集资金用于建立新的研发实验室,巩固全渠道销售网络,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及营销推广工作等。

广科咨询策略分析师沈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燕之屋选择赴港上市,是因为港股门槛相对低,只要基本财务状况稳定,上市的难度并不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外资机构对燕窝认知更强,用户黏性更大,在香港IPO对产业链完整度、场景的创新、服务体系的升级和渠道的拓展有着一定的加持作用。

营销费用高企而研发费用不足

燕之屋是一家拥有常温即食燕窝、鲜炖燕窝、干燕窝及其他燕窝衍生产品的燕窝产品品牌,主要从事燕窝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2021年、2022年燕之屋分别实现营收13.012亿元、15.07亿元、17.29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2.7%、48.2%、50.8%。

尽管维持着较高营收以及毛利率水平,但是燕之屋的净利润以及净利率却表现平平。2020年、2021年、2022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是1.234亿元、1.724亿元、2.059亿元;净利率分别为9.5%、11.4%、11.9%。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燕之屋重视营销,每年大额的广告营销费用侵蚀了净利润。”徐雄俊表示。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燕之屋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3.18亿元、3.99亿元及5.04亿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24.4%、26.5%及29.1%。其中,广告费及推广费分别达到了2.36亿元、2.69亿元和3.26亿元,分别占其销售及经销开支的74.3%、67.4%及64.8%。

公开信息显示,2008年,燕之屋曾聘请明星刘嘉玲担任代言人,2018年,其代言人变更为明星林志玲,2022年1月,燕之屋又聘请演员赵丽颖担任代言人。此外,燕之屋还成为中国国家击剑队指定燕窝产品,并冠名了天津卫视《智者见智》、《鲁豫有约一日行》和《智造中国》等节目。

对此,燕之屋称,这对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及维持高端品牌定位至关重要,有助于公司的长期收入增长及盈利能力提升。

但比起高额营销费用,燕之屋的研发投入却相形见绌。2020年至2022年,燕之屋的研发开支分别是1770万元、1900万元和2430万元,远低于其广告及推广费用。

对于燕之屋重营销轻研发,徐雄俊称,早期依靠大量广告推动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有一定的基础客户之后,就一定要去扭转重营销轻研发这个做法,一定要从食品安全着手,从研发着手,加大研发力度。

据了解,在招股书中,燕之屋透露了增长策略,包括扩大产品组合和加强研发能力;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渠道销售网络;继续深耕品牌建设,打造深度客户关系;加强供应链的运营能力,扩大生产能力,投资于智能制造;加强业务流程的数字化。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