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房产 > > 
广东惠来县靖海镇:探索旱稻种植新“粮”策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3-08-02 19:21:06

仲夏的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靖海镇,田野里放眼望去,稻穗已弯成月牙状,长势喜人。近年来,靖海镇在有限的土地上孕育特色,通过发展旱稻种植,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从而牢牢地牵住了稳粮增收的“牛鼻子”,让农业增效、助农民增收。


(资料图片)

旱稻种植,荒地生金稻香飘

旱稻,又称陆稻,性耐旱,能适应生长于无垠旱地、坡地及干旱生态环境。惠来县沿海乡镇多为沙坡地,正是适合种植旱稻的一片宝地。在靖海镇后湖村,成片稻田满目黄翠,一阵微风吹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稻香浓郁扑鼻。

稻田长势喜人。

广东中旭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一边熟练地检查稻谷,一边介绍说:“后湖这一片200亩旱稻是公司在今年4月初首次尝试规模化种植的旱稻。针对土壤比较干旱、带有盐碱性特点,由布局水管进行统一喷灌、施药、施肥等田间管理,目前已进入收割,预计亩产能达550公斤。”

去年以来,后湖村通过盘活土地,将村荒坡地流转给广东中旭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种植业。公司首次尝试种植旱稻,引进品种“恒丰优粤禾丝苗”,利用该品种耐旱性特点,在管理上利用胡萝卜种植基地现有喷灌设施,制定科学的供水和施肥方案,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大大减少了需水量。

据农技人员介绍,新型旱稻品种,耐旱耐盐碱性较强,通常只需要正常的雨水就可以生长发育,无须漫灌,相较于水稻,旱稻在节约70%-80%用水量的同时,可以得到与普通水稻相近的产量;并且旱稻病虫害少,可使化肥使用量和农药喷洒量减少35%以上,从而提高了产品品质,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因旱稻品种品质好、价格高,产品供不应求,相对其他的传统粮食作物,收益也更高。

目前,惠来县靖海镇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已增加可耕作土地3500多亩,引进本地种植大户及专业企业3家,发展壮大了胡萝卜、辣椒、番薯三个千亩种植基地,配套蔬菜加工工厂,全力打造全链条农业产业项目,朝着三产融合发展方向迈进。

党建引领,粮食生产多手抓

旱稻喜人的长势给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带来实质提升的背后,是当地党建力量持续发力的结果。

近年来,靖海镇党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安全,集中力量增加粮食生产面积,促进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积极探索支持鼓励种粮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促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今年6月,靖海镇被评为广东省粮食生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先进集体。

靖海镇出台《撂荒土地复耕复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土地托管工作指引》等全流程指引文件,在撂荒农户不进行复耕复种情况下,引导各村可通过土地托管方式,组织进行代耕代种,对规模荒地以“整村流转”或“全程托管”方式推进复耕复种。

该镇义湖村通过“整村流转”模式向专业合作社流转连片用地约510亩,创建市级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片。对零散荒地,则结合“四小园”建设,落实村委主体责任,以代耕代种的方式进行兜底。特别是鼓励中旭农业引进了旱稻种植技术,利用胡萝卜种植每年3月到10月的采收空档期,轮种旱稻,去年试种成功后,于今年3月开始推广。目前,靖海镇还借助驻村工作队科技力量,开展盐碱地水稻种植试验。

“接下来,将继续做好可耕地增量和撂荒地减量文章,推广旱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模式,鼓励支持三个种植基地扩大种植规模发挥带动作用,把美丽乡村和种植基地进行融合串联,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做好滨海文旅文章,在增加经济收入和改良土壤的同时,提高农业附加值,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谈及未来发展,靖海镇党委书记陈锋信心满满。

作者:张舒婷 蔡永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炜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