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 
赛力斯,不如给华为做个代工厂
来源: 云掌财经花朵财经      时间:2023-07-28 22:13:29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作者 | 陈晓


(资料图片)

编辑 | 铎子

大众入股小鹏,赛力斯嗨了?

7月28日收盘,它又又又涨停了!这已经是6月以来的第6次了。

不久前的6月8日到7月12日,短短的23个交易日里,赛力斯股价从24.75元涨到了最高51.28元,涨幅达到了107.19%,成为两市汽车概念股中,涨幅最大的一个,没有之一。

创出阶段新高的两天后,7月14日,赛力斯发布半年报预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2.5亿元到13.9亿元。

赛力斯股价 图源:百度

对此,赛力斯在宣传中使用了“同比改善”的字眼来描述,试图让大家将其视作是利好表现:毕竟相比去年同期17.3亿元的亏损,确实是少亏了一些。但如果将目光投向更能体现一家上市公司常规盈利能力的“扣非净利润”,则会发现“同比改善”也不能提了,去年同期亏损17.14亿元的赛力斯,今年的亏损将达到18亿元到19.3亿元。

问界的“含华量”

很显然,推动赛力斯股价持续上涨的,不是业绩,而是预期。

在赛力斯持续走高的这段日子里,陆续有利好放出。

先是有媒体曝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6月6日华为成功受让21个问界商标,商标类别包括电子产品及科学仪器、汽车和运载工具等,转让申请时间为今年3月7日和8日。

而后问界又发布了一封致全体合作伙伴的“内部信”,高调宣布赛力斯汽车与华为成立“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自7月1日起全面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

尽管问界商标的转让方并不是赛力斯,但这番操作下来,问界品牌的“含华量”正在不断提升,是不争的事实。

在任正非今年5月果断叫停余承东为问界汽车加华为Logo的尝试后,不造车、不容许车企在宣传中使用自身商标的华为,似乎正在用一种折中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新能源造车运动中来——不能用“华为”商标,难道还不能用代表华为的商标吗?

在这变化背后,作为AITO问界的共同发起方,赛力斯显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问界分月销量 图源:网络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赛力斯集团累计汽车销量为9.22万辆,同比下降26.66%。其中,AITO问界的单月销量分别为4475辆、3505辆、3679辆、4585辆、5629辆和5668辆,尽管最近三个月来环比略有增加,但是相比去年问界M5才刚发布时月销量接连过万的成绩,缩水明显。

除了友商新车不断上市,竞争加剧的因素外,以任正非为首的华为管理层,一而再再而三的“华为不造车”声明,也确实伤了不少冲着华为“金字招牌”而来的用户。对此,冲在造车第一线的余承东,看得很清楚。

电商平台销售的华为车标 图源:淘宝

也正是如此,今年三月,部分华为线下门店才会在他的授意下,在AITO问界汽车的车身贴上了“HUAWEI”的LOGO——对于问界来说,越是强化消费者心目中“问界=华为”认知,对于销售来说就越是有利。

此次华为受让问界商标、成立销服联合工作组,显然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华为和车企的三种关系

而之所以余承东和华为如此看重赛力斯看重问界,是因为在当前的合作体系下,这几乎是唯一可能让华为实现造车梦的地方。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分为三种。

一是供应商模式。华为提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通信模组、电机、电控等标准化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给汽车企业,怎么使用车企决定。这也是2019年华为刚开始涉足汽车领域时率先采取的策略,试图做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另外一个博世和大陆,用华为年报中的话讲就是,在2025年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自动驾驶汽车平台提供商。目前,广汽、比亚迪、吉利等企业都或多或少选用了华为的产品。

二是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Huawei Inside(HI)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华为将和车企联合定义、共同开发汽车子品牌,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HI 模式属于轻资产运营,包括计算与通信架构和智能系统,产品从激光雷达、智能座舱到AR-HUD系统全部囊括,极其追求技术先进性,因此对软硬件配置要求很高,成本居高不下,这也直接导致合作车型价格普遍较高。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广汽埃安AH8与华为的合作,都属于这一类。

不过今年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埃安AH8与华为间的合作,已由Huawei Inside模式降为零部件供应商式合作。

在华为内部,这两种合作方式从一开始都是由华为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CEO王军主导的,直到2021年5月车BU被并入华为消费者业务,余承东才正式接手。

图源:网络

还有就是与赛力斯合作的智选模式了。在这种模式下,华为会深度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营销、售后等各个环节,甚至会将智选汽车开进全国的几千家华为门店,现场展示销售。不无夸张的说,除了商标不是华为的,与亲自下场造车也没有什么两样了。

这也是为什么,傲娇如李想这样的造车人,都会在深夜发文感慨说:“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华为的超强能力让理想ONE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亏损了十几亿。”

相比前两种模式,智选车模式下,除了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外,在技术和渠道销售方面,华为都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由此也成为了余承东最为看中的合作类型。

从小康汽车到赛力斯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并非从问界开始的。

早在2019年1月,华为就与赛力斯的前身小康股份,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深入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承诺为小康集团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提供助力。

也是这一年,小康股份旗下的金康新能源汽车公司,推出了赛力斯品牌首款车型SF5,并于2020年7月量产上市。

SF5现改为SERES 5销往欧洲 图源:网络

SF5有纯电、增程两种配置,纯电车型搭载了与三星共同研发的90kWh圆柱电芯,综合续航里程大于500公里,驱动电机为自研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 255kW。

尽管有车评人认为SF5不输理想one,但当年732台的销量还是给了小康不小的打击。为了抓住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窗口期,这家凭借小康面包车一度与五菱宏光、长安之星并称为“中国微车三巨头”的企业,在创始人张兴海的带领下,孤注一掷押上了几乎全部身家,研发总投入“已近100亿元”。如果不能获得市场认可,前途将是一片渺茫。当年,小康股份录得亏损22.34亿元,股价下跌超过40%。

进入2021年,赛力斯SF5销量愈发低迷,前三个月销量分别为83辆、13辆、54辆。没有退路的小康股份,选择紧抱华为“大腿”。在当年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搭载了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发布,以此为标志,华为智选模式也正式亮相。

当年,有了华为加持的赛力斯SF5,销量达到8169辆,是2020年的11倍。

SF5的咸鱼翻身,也坚定了小康与华为合作的信心。2021年12月23日,赛力斯与华为携手发布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并推出首款车型问界M5。也是从那时起,小康股份变成了真正的“华为概念股”,股价一度涨到了90.5元(2022年6月28日)。

问界15个月量产10万辆 图源:网络

作为SF5的升级版,问界M5的销量也没有让小康失望,上市87天就达到了11296台,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中交付破万最快的品牌,超越了蔚小理。2022年全年,AITO问界销量达到7.5万辆,其中问界M5的销量达到了56855辆,在此带动下,改名为赛力斯的小康汽车,新能源汽车收入达到249.34亿元,同比猛增482.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占公司整体营收的比例也达到了73.1%。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问界热销的同时,赛力斯的“亲儿子”SF5全年只卖出了51辆。

与其智选不如做代工厂

相比上汽对于“灵魂”“精神”的看重,“血统”“背景”都不足道的赛力斯,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可谓是予取予求。

除了如何设计、配置高低、发布时间由华为主导外,问界的终端销售也基本依赖于华为的线下门店完成,公开数据显示,问界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目前已覆盖了228座城市,在造车新势力中首屈一指。

但越是这样,就越是意味着,被捆绑上华为战车的赛力斯,已经渐渐丧失了独立生存下去的能力,离开华为将一无是处,处境甚至不如干脆做个代工厂来得洒脱。

赛力斯经营数据 图源:年报

公开资料显示,在智选模式下,华为与整车厂的分成为10%,其中2%是华为的技术授权费用,8%为渠道经销费用,除此之外在品宣等方面,华为也可以获得收益。2022年,赛力斯销售费用高达48.20亿元,同比大增277%,其中相当一部分费用都流向了华为,当年38.32亿元的净亏损,也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高。

到了今年一季度,随着问界销售的下滑,赛力斯营业收入仅录得50.91亿元,环比下降53.64%,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11.32%回落到8.8%,遭遇到了连续第7个季度的亏损,账面资金仅剩18.81亿。这也意味着,2021年、2022年,赛力斯通过两次定向增发获得的96.27亿资金,已经基本消耗殆尽。

在6月16日深圳举办的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高调宣称,未来五年、十年能活下来的主力车厂是少数,但相信“和我们一起紧密合作的厂家能活下来”。但从目前的合作形式看,赛力斯能不能再熬5年、10年也是个问题。

不想坐以待毙的赛力斯,除了寄希望于将“亲儿子”SF5包装成SERES 5卖到欧洲外,还在今年3月发布了一个名为“蓝电”的新品牌,搭载比亚迪的动力系统和华为的车机,定价14万以内,以期通过更低的定价来抢占市场,但截止6月底,累计销量也仅有1211辆,一个月卖不到400辆。

或许对于当下的赛力斯来说,最好的解困方式,就是完全变成问界的代工厂,华为想怎么折腾随它去,安心赚加工费过活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图源:网络

相比起来,给蔚来代工的江淮汽车,从2019年起,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就开始回正,并呈逐年增长态势。在此后三年间,蔚来分别向江淮汽车支付了4.41亿元、5.32亿元、7.15 亿元的代工费,累计达到16.87亿元。

不过,一个不好的消息是,江淮、奇瑞与华为的合作也正在推进中,有朝一日,问界与华为间彻底划上等号的时候,会找谁代工还犹未可知。

一定会是赛力斯吗?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