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 
安徽连续37年未发现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例-全球新要闻
来源: 中安在线      时间:2023-05-14 17:04:5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5月15日是我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我国历史上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是食用碘盐。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碘缺乏病曾严重危害我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新中国成立初期局部地区甲状腺肿患病率平均曾达53.7%。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1987年全省基本控制了碘缺乏病;2000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10年以县为单位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2015年、2020年的“十二五”和“十三五”终期评估中,安徽省所有县(市、区)继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截至2022年,已连续37年未发现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例。

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制定防治工作规划和方案,按照规划要求,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防治工作任务完成。2011年,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GB26878-2011)和防治工作实际,我省将食盐加碘标准由过去的35毫克/千克下调为25毫克/千克,并于2012年3月15日实施。2022年,全省监测了103个非高碘县(市、区)的30724份居民户食用盐,其中碘盐29495份,未加碘食盐1229份。碘盐中合格碘盐28440份、不合格碘盐1055份。全省碘盐覆盖率为96.00%,未加碘食盐率为4.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2.57%,碘盐合格率为96.42%;盐碘中位数为23.01mg/kg;B超法检测20486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0.72%,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我省继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抽样检测20486份儿童和10238份孕妇的尿碘,其中位数分别为246.69微克/升和172.15微克/升,监测显示我省居民碘营养基本处于适宜水平。同时,省政府成立了由卫生健康、经信、教育等19个部门组成的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促进多部门共同参与防治碘缺乏病。

由于碘缺乏病是地球物理化学性疾病,自然环境缺碘无法通过人为干预而改变,决定了消除碘缺乏病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我省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原则,进一步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居民户盐碘、饮用水水碘和重点人群碘营养的动态监测,保障人群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状态。(记者 徐慧媛)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